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又自称为炎黄子孙。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族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汉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在服饰上,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汉族服饰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等。其染织工艺,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1644年清军入关后,汉服在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逐渐淡化,并被满族服饰慢慢取代。清朝时期长袍等开始在汉人中传播,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或外加马褂,谓之“长袍马褂”。妇女上衣以袄、褂、衫、袍为主,款式上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之别。下装以裤、裙为主,裙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新中装流行,21世纪汉族的服装已与世界流行时尚接轨,多以西式服装形制为主,但汉民族传统服饰元素再次受到世界瞩目,并被广泛应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民族传统元素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瑰丽的花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