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龑博士来我馆交流科研进展并展望合作前景

撰稿:谢静    2011-3-25 11:47:42

3月2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龚龑副教授来我馆交流一年来的科研合作心得及进一步合作的事宜,为贯彻我校“艺工融合 引领时尚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和科研实践的机会。

龚老师提到,“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丰富精美,堪称古代时尚的‘服饰绘’。其中有不少馆藏精品代表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服装艺术设计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巅峰,研究这些‘曾经的时尚之作’,可以让我们在欣赏服饰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历史、感受人文、发现科技。近几年来,北服材料学院购置了不少高端检测分析仪器,硬件设备基础雄厚,如果和民族服饰博物馆在服装检测和材料工艺上有所合作,将是一次艺工融合最佳的实践机会。”

一年多来,龚老师与博物馆多位年轻老师在科研上的“亲密接触”——文物无损鉴定和检测、古代服饰材料及工艺传承、点翠银饰工艺及检测等,取得了不少“闪亮”成果,为博物馆和材料学院未来更加紧密的合作开拓了方向。

这些研究和探索不仅仅需要材料学院和博物馆的合作,也需要诸如服装设计、材料学、艺术专业等专业人士加入,从文物检测鉴定,到探究古代服装的时尚元素、工艺技术、人文科学以及民族服饰变迁规律。通过合作研究,深入挖掘传统服饰工艺,实现“工艺再造”,即所谓的“科技协力,艺术考究”,最终为服装设计师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以实现设计思路的“灵感再现”,也就是我们追求的“仿古再创新”。

有句名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服饰博物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探究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过程,实际是探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人文观的过程。我们需要的就是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通感”,以更好地服务现代服饰的发展。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品读经典”的静心之地。潜心于此,探索发现“中国风”的元素,如能够领悟之至,古为今用,定将为中国服装设计开辟全新理念,带来崭新特色。

贺阳馆长很赞赏龚老师的见解,并表示我馆会尽快和服装艺术与工程、艺术设计学院、材料学院等院系相关领导、教师沟通,争取能成立一个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为我校成为国内外服装专业的领跑者,为把北京建设成为“时尚之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