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博物馆喜获北京市文物局颁发的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 |
贾汀 2018-11-09 17:34:35
|
初冬时节,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又传喜讯,我馆获得北京市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根据我馆藏品特点及前期工作建设条件,申请并批复织绣、皮革两项文物的修复保护资质。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副本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目前本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服装、织绣饰品、金银类饰品、玉石牙角类饰品、皮革制品、纺织机具、古籍善本等藏品一万余件。其中古代出土纺织品文物一百五十余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损毁比较严重,亟待对其实施抢救性的修复保护工作,并开展细致深入的考古研究。 2016年得学院大力支持,筹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我馆严格按照文物局的相关要求,建立了总计300平方米的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区域。于2017年建成,修复工作室设立于民族服饰博物馆内,分为信息采集、清洗整形、工艺研究三个区域,做到干湿分离,病害隔离。并依托我校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现有的首饰设计制作、手工皮革工艺制作两方面的优质资源与之联合开展馆藏金银饰品、皮革等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修复工作室设备设施科学完善,并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安全保卫方案和应急预案。根据文物局相关规定我馆就文物保护事宜制定《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文件》一套4册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管理制度汇编》一册;《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规范化建议与仪器装备基本要求》一份;《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管理制度》一份;《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流程》一份。
纺织品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室
纺织品文物清洗整形工作室
纺织品文物工艺研究工作室
手工皮革工艺室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博物馆培养了一批文物保护方面的青年力量,具有保护研究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具有博物馆专业副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名。我们的业务骨干具有现代文博理念,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能胜任较高水平文物保护与研究的专门人才。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博物馆的文物资源,同时提高馆内专业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技术,结合馆藏文物特点长期聘任业内知名专家顾问5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等知名考古、文保专家,他们均主持过国家一级文物修复工作项目,他们的修复技术与理念在国内修复领域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馆定期请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学术讲座,在他们的指导下,为北服民族服饰博物馆储备了非常优秀的修复人才,同时修复设备也趋于完善。力求高起点、高要求的开展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 自2017年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室建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实践及教学科研工作,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博物馆专业人员多次赴苏州纺织考古织造基地,调研、学习、记录古代织造技艺,并与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完成《明代出土服饰复制项目》一项。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纺织考古高研班的培训,并参与明代考古墓葬发掘现场纺织品文物的揭取与保护工作。2018年开展北京市教委《中国传统织物的修复保护与复制研究项目》一项,申请北京市教委2019年社科一般项目《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元代冠服修复保护与研究项目》一项,开展“中国古代纺织品文物抢救保护与研究”博士培养项目一项,硕士培养项目二项。开展两届《古代织物与修复保护》博士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承担了文化部组织的“2018年非洲国家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其中纺织品文物的相关培训课程。
博物馆专业人员赴苏州纺织考古织造基地调研古代织造技艺
博物馆专业人员参与明代考古墓葬发掘现场纺织品文物的揭取与保护工作
博士培养项目—学生学习文物病害图绘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