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青衿之志 与美同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教学实践作品成果展”,感知服饰魅力,种下梦想种子! |
民族服饰博物馆 2025-01-03 10:35:05
|
2024年12月31日,由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与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联合举办的“青衿之志 与美同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教学实践作品成果展”在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开幕。此次展览是双方深度合作开展美育课程的结晶,也是民族服饰博物馆深度融入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一次积极探索。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尹玲玲、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玉淑,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直属支部书记、馆长田辉,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副馆长袁宗刚、中国国家画院教授申卉芪、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何宁、密云区教委中教科科长李岩峰、密云区教委体美卫科科长陈辉、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赵金玉、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宫主任刘春霞、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美术教研员王雪莲以及教委科室领导及城内、平原中学美术教师。开幕式由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彭桂生主任主持。 活动伊始,本特色课程负责人彭桂生主任从课程结构、成果及期望等方面,汇报了课程详情。他表示,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历时数月,旨在以服饰为载体,打破课本局限,让传统文化扎根学生心间,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这场成果展,见证着教育与文化传承携手同行的魅力,也为同类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
彭桂生主任发言 张玉淑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在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耕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这场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成果展是我们阶段性的璀璨硕果。学校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拓展文化传承的广度与深度,让育英密云分校成为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坚实阵地,培养出更多心怀家国、传承文化的栋梁之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张玉淑书记致辞 田辉馆长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民族服饰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传承与推广。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博物馆主动走出去,积极服务北京市中小学美育和德育。本次作品展就是民族服饰博物馆服务北京市中小学美育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同学们的这些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对传统服饰的敬重与创新的勇气。这不仅是一次校园里的成果展示,更是为民族服饰文化传承注入了鲜活力量,有望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续写传统服饰在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田辉馆长致辞 尹玲玲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举办的此次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实践活动意义非凡。区教委将持续支持此类富有内涵的教育探索,期待看到更多传统文化新样态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密云教育添彩,为民族文化传承助力。”
尹玲玲主任致辞 作为特邀嘉宾,申卉芪教授讲到:“当艺术与传统服饰文化在校园相遇,碰撞出了如此绚丽的火花。这不仅是一次服饰设计的实践,更是一场艺术教育的生动课堂,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人才踏出了坚实步伐。”
申卉芪教授致辞 优秀学员代表初二(2)班的刘泽萱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她说:“在服装社团课程中我明白了什么是美,也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学到了各种专业的知识,更学会了要去探索未知、去大胆创新,同时懂得了团队合作的意义。”
优秀学员代表刘泽萱同学发言 步入展厅,一件件倾注着老师、同学们无限热情与创意的作品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从典雅端庄的传统服饰到融合现代时尚元素的色彩构成喷绘,在保留东方韵味同时,加入新颖面料、流行色彩搭配,尽显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火花。这些作品,是同学们在老师悉心指导下,深入研习传统服饰文化的成果。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以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品为灵感来源,结合自己的兴趣点,从民族服饰中汲取智慧,在一针一线中感悟先辈匠心和造物过程的不易。既锻炼了手工技艺,又淬炼了意志品格,增加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嘉宾参观展厅 现场,参与本次美育课程的同学们化身“小讲解员”,热情地为观众讲述作品背后的设计灵感,或是源自文物色彩,或是对家乡民俗服饰的创新演绎,又或是对美好心愿的体现。他们将自身的思想与审美巧妙融入作品,让美在每一个细节中自然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