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古称兜肚,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此件肚兜中心处以平(瓶)安富贵(牡丹)、凤穿牡丹的满地式装饰来表达富贵满堂的寓意,以及用...
此配饰为银质花丝工艺,精致细腻,呈圆环形状,银饰正面用银丝分隔成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环,最内层的圆环镶嵌有一圈红(19颗)、蓝宝石(19颗),是柯尔克孜族女子的胸饰。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都喜欢佩...
馆藏该副银耳柱直径4.5厘米,高3.3厘米,重215克。圆轮型耳柱是苗族妇女中最常见的耳饰。耳柱造型有如缝纫机的梭心卷线器,整体造型简洁、古朴。苗族女子佩戴耳柱时,习惯先将耳柱含于口中,利用唾液加...
肚兜,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古称兜肚,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此件肚兜中间部位镶蓝色布条和金色绦子边,将胸、腹部位区别开来,这种工艺上的特技使肚兜的外...
此配饰为银质錾花工艺,由錾花银片、银链、银币组成,银币大小相等,每个配饰上19片,分为三层,上面錾刻着古老的纹样,银片上镶有琥珀,外形呈鹰状,体现着哈萨克族人对于鹰的崇拜。此配饰为哈萨克...
这件银钗的钗身用了烧蓝的工艺,烧蓝是首饰的制作工序之一。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烧银蓝、银珐琅,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成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