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绒为汉族传统织物之一,是在元代著名的“丝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清两代最为兴盛,因在福建漳州织起绒织物最好、最著名,故名漳绒。漳绒采用的地经为生色桑蚕丝,绒经选用熟色桑蚕丝,纬线由两种粗细不同的生色桑蚕丝组成。织造漳绒时用竹、钢、铁丝作起毛杆与绒经织起绒圈,织到一定长度时即在机上按设计的图案用割刀沿铁丝剖割,抽出起毛杆后雕断的绒圈即成竖立的绒毛。漳绒表现图案的方式与众不同:靠花纹与地经线的颜色不同起不同的绒圈,织好后抽出起毛杆,不论雕断绒圈与否均可显花,此为提花漳绒;花纹与地的绒圈同色,靠雕断地或花纹部分的绒圈起绒,利用绒毛与绒圈的光泽不同而显花的为暗花漳绒;另有素色漳绒。 漳绒全部工序必须由手工织造,技艺复杂,耗时费工,产量极低,价格昂贵。图案多为团龙、团风、五福捧寿及花鸟、博古纹样等,色光文雅,不宜褪色。漳绒的织物组织坚牢耐磨,绒毛紧密耸立,凹凸有致,花纹规整清晰,装饰感极强,在清末民初多用于春秋服装、帽子、椅披靠垫以及装饰画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