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zā]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绞缬,又名撮缬、撮晕缬,与蜡缬(蜡防染)、夹缬(镂空型版双面防染)、灰缬(粉浆镂空版防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染技艺。扎染工艺已有数千年历史,我国最早的扎染实物是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纳305号墓出土的大红绞缬绢,呈长方形防白花纹,为西凉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的扎染作品。 扎染工艺是在染前通过对织物进行抽缝、绑扎、绞结处理,在局部造成面料的皱拢堆积或重叠,使染液无法渗入从而具有防染效果。染色后的织物因部分未上色而出现深浅不一,具有晕染效果的花纹。扎染技法多种多样,传统技法多用针线缝缀抽紧,也可直接用绳捆绑,同时巧妙配合面料的折叠方式,近现代扎染增添了夹板和圆筒等新的工具,可以实现多种不同图案风格。民间扎染最常见的配色是以植物蓝靛染出的蓝白配色,也能通过分步骤防染做出多色彩染。我国云南大理白族和巍山彝族的扎染都是自己民族的特色工艺品,他们用扎染制作衣裙,床单,被面等,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心目中扎染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 扎染成品朴实无华,天然成趣,因其制作简便而每幅作品又绝不雷同而独具魅力,成为现代流行的DIY手工品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