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琴,女,汉族,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央民族大学文物鉴定研究生班毕业

中华文化促进会织染绣艺术中心主任

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作家(副高)

采蓝文化工作室(北京)创始人


学术成果

研究传统织染绣工艺及戏曲图像多年,收藏有近万件民间织染绣作品,擅长田野调查与实物鉴定,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夹缬工艺的命名人

著有《寻找夹缬》(大象出版社,2011年)

《蓝夹缬图案集》(学苑出版社,2010年)

《蓝花布上的昆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

《乡土温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等

其中《中国蓝夹缬》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研究历程

2001年—2005年,张琴在温州媒体主持“地理”栏目时,历时五年在中国东南部的浙闽地区为蓝夹缬工艺做独立田野调查,首次完整记录 该工艺的生产流程、使用民俗及流传范围、纹样断代等,最早提出“蓝夹缬”概念,并解释其戏曲纹样之谜,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为该工艺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奠 定理论基础。

其后为弘扬蓝夹缬工艺,使之重新回到日常生活范畴,张琴辞职来京,以独立学者身份继续课题研究及项目筹备,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等场所策划、举办过《中国蓝夹缬艺术展》等。

于2006年开始,张琴将田野调查范围扩展至全国,先后实地记录过贵州、江苏、广东、四川、重庆、河北、上海、海南、云南、广西等省份的植物染色及印花。

同时凭借北京收藏市场兴盛之便利,大力收集华北、东北地区的民间刺绣,系统整理过清代以来的各阶段、各门类之戏曲老绣片,如七夕牛女绣像、《白蛇传》绣像等。

2010年,张琴注册创办北京采蓝文化工作室,正式开发以蓝夹缬为核心的传统织染绣文创产品。至今天,采蓝文化已拥有成熟的博物馆衍生品(尤其是丝巾、包包两大品类)的设计、制作能力,多次在国内外各种原创设计竞赛中获奖。

于2013年开始,张琴将蓝染研究课题的田野作业范畴扩展到国际。2014年6月,在实地调查、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张琴携带中国蓝夹缬, 至日本与古代出云历史博物馆做日中夹缬联合展《版缔的世界——出云蓝版缔、京红版缔、中国蓝夹缬》,并连续做两天的学术讲演。此展览是中日两国的夹缬工艺 第一次联袂面世,在日本引起较大反响,天皇侄孙女婿千家国麿先生亲临开幕式为展览剪彩。

2015年3月,在张琴的推动下,《中日夹缬联合展》来到中国,做为期两个月的巡回展。在同期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张琴发表论文《传统夹缬的复色、水路及布间》,开始中日夹缬之比较研究。

张琴

采蓝文化工作室(北京)创始人

中华文化促进会织染绣艺术中心主任